罗技 Logi MX 系列键盘布局切换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所有 MX 系列键盘,非 MX 系列没有尝试,不保证可用。

罗技的 MX 系列键盘通常有两个布局模式,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底部的 start 按键和 alt 按键。

通过按键的标记可以看到,start 键(即 Windows 徽标键)在 mac 布局下是 opt 键,而 alt 键在 mac 布局下是 cmd 键。

但是这里的按键布局,翻遍了说明都没有找到如何切换。通过搜索发现,跟键盘第一次连接的设备有关。如果键盘第一次连接 mac,则使用左侧的 mac 布局。如果连接的是 Windows,则使用右侧的 Windows 布局。

这导致对双系统用户极度不友好。切换系统时,会出现按键标记与实际功能不符的情况。于是经过多方搜索,找到了手动切换布局的方法:

切换到 Windows 布局:按住 FN + P 键 3 秒(Hold FN+P for 3 seconds)

切换到 mac 布局:按住 FN + O 键 3 秒(Hold FN+O for 3 seconds)

[Redis] redis-cli 命令总结

Redis提供了丰富的命令(command)对数据库和各种数据类型进行操作,这些command可以在Linux终端使用。在编程时,比如使用Redis 的Java语言包,这些命令都有对应的方法。下面将Redis提供的命令做一总结。

官网命令列表:http://redis.io/commands (英文)

1、连接操作相关的命令

  • quit:关闭连接(connection)
  • auth:简单密码认证

2、对value操作的命令

  • exists(key):确认一个key是否存在
  • del(key):删除一个key
  • type(key):返回值的类型
  • keys(pattern):返回满足给定pattern的所有key
  • randomkey:随机返回key空间的一个key
  • rename(oldname, newname):将key由oldname重命名为newname,若newname存在则删除newname表示的key
  • dbsize:返回当前数据库中key的数目
  • expire:设定一个key的活动时间(s)
  • ttl:获得一个key的活动时间
  • select(index):按索引查询
  • move(key, dbindex):将当前数据库中的key转移到有dbindex索引的数据库
  • flushdb:删除当前选择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 flushall:删除所有数据库中的所有key

3、对String操作的命令

  • set(key, value):给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值value
  • get(key):返回数据库中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
  • getset(key, value):给名称为key的string赋予上一次的value
  • mget(key1, key2,…, key N):返回库中多个string(它们的名称为key1,key2…)的value
  • setnx(key, value):如果不存在名称为key的string,则向库中添加string,名称为key,值为value
  • setex(key, time, value):向库中添加string(名称为key,值为value)同时,设定过期时间time
  • mset(key1, value1, key2, value2,…key N, value N):同时给多个string赋值,名称为key i的string赋值value i
  • msetnx(key1, value1, key2, value2,…key N, value N):如果所有名称为key i的string都不存在,则向库中添加string,名称key i赋值为value i
  • in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增1操作
  • in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增加integer
  • decr(key):名称为key的string减1操作
  • decrby(key, integer):名称为key的string减少integer
  • append(key, value):名称为key的string的值附加value
  • substr(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string的value的子串

4、对List操作的命令

  • r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尾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元素
  • lpush(key, value):在名称为key的list头添加一个值为value的 元素
  • l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的长度
  • l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start至end之间的元素(下标从0开始,下同)
  • ltrim(key, start, end):截取名称为key的list,保留start至end之间的元素
  • lindex(key, index):返回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
  • lset(key, index, value):给名称为key的list中index位置的元素赋值为value
  • lrem(key, count, value):删除count个名称为key的list中值为value的元素。count为0,删除所有值为value的元素,count>0从头至尾删除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count<0从尾到头删除|count|个值为value的元素。 l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首元素 rpop(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list中的尾元素 bl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lpop命令的block版本。即当timeout为0时,若遇到名称为key i的list不存在或该list为空,则命令结束。如果timeout>0,则遇到上述情况时,等待timeout秒,如果问题没有解决,则对keyi+1开始的list执行pop操作。
  • brpop(key1, key2,… key N, timeout):rpop的block版本。参考上一命令。
  • rpoplpush(srckey, dstkey):返回并删除名称为srckey的list的尾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名称为dstkey的list的头部

5、对Set操作的命令

  • sadd(key, member):向名称为key的set中添加元素member
  • srem(key, member) :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的元素member
  • spop(key) :随机返回并删除名称为key的set中一个元素
  • smove(srckey, dstkey, member) :将member元素从名称为srckey的集合移到名称为dstkey的集合
  • scard(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基数
  • sismember(key, member) :测试member是否是名称为key的set的元素
  • sinter(key1, key2,…key N) :求交集
  • sinter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交集并将交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 sunion(key1, key2,…key N) :求并集
  • sunion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并集并将并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 sdiff(key1, key2,…key N) :求差集
  • sdiffstore(dstkey, key1, key2,…key N) :求差集并将差集保存到dstkey的集合
  • smembers(key) :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所有元素
  • srandmember(key) :随机返回名称为key的set的一个元素

6、对zset(sorted set)操作的命令

  • zadd(key, score, member):向名称为key的zset中添加元素member,score用于排序。如果该元素已经存在,则根据score更新该元素的顺序。
  • zrem(key, member) :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的元素member
  • zincrby(key, increment, member) :如果在名称为key的zset中已经存在元素member,则该元素的score增加increment;否则向集合中添加该元素,其score的值为increment
  • zrank(key, member) :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小到大排序)中member元素的rank(即index,从0开始),若没有member元素,返回“nil”
  • zrevrank(key, member) :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大到小排序)中member元素的rank(即index,从0开始),若没有member元素,返回“nil”
  • z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小到大排序)中的index从start到end的所有元素
  • zrevrange(key, start, end):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元素已按score从大到小排序)中的index从start到end的所有元素
  • zrangebyscore(key, min, max):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中score >= min且score <= max的所有元素 zcard(key):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的基数 zscore(key, element):返回名称为key的zset中元素element的score zremrangebyrank(key, min, max):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rank >= min且rank <= max的所有元素 zremrangebyscore(key, min, max) :删除名称为key的zset中score >= min且score <= max的所有元素
  • zunionstore / zinterstore(dstkeyN, key1,…,keyN, WEIGHTS w1,…wN, AGGREGATE SUM|MIN|MAX):对N个zset求并集和交集,并将最后的集合保存在dstkeyN中。对于集合中每一个元素的score,在进行AGGREGATE运算前,都要乘以对于的WEIGHT参数。如果没有提供WEIGHT,默认为1。默认的AGGREGATE是SUM,即结果集合中元素的score是所有集合对应元素进行SUM运算的值,而MIN和MAX是指,结果集合中元素的score是所有集合对应元素中最小值和最大值。

7、对Hash操作的命令

  • hset(key, field, value):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value
  • hget(key, field):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对应的value
  • hmget(key, field1, …,field N):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 i对应的value
  • hmset(key, field1, value1,…,field N, value N):向名称为key的hash中添加元素field i<—>value i
  • hincrby(key, field, integer):将名称为key的hash中field的value增加integer
  • hexists(key, field):名称为key的hash中是否存在键为field的域
  • hdel(key, field):删除名称为key的hash中键为field的域
  • hlen(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元素个数
  • hkey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
  • hvals(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键对应的value
  • hgetall(key):返回名称为key的hash中所有的键(field)及其对应的value

8、持久化

  • save: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
  • bgsave:将数据异步保存到磁盘
  • lastsave:返回上次成功将数据保存到磁盘的Unix时戳
  • shundown:将数据同步保存到磁盘,然后关闭服务

9、远程服务控制

  • info:提供服务器的信息和统计
  • monitor:实时转储收到的请求
  • slaveof:改变复制策略设置
  • config:在运行时配置Redis服务器

Redis高级应用
1、安全性
设置客户端连接后进行任何操作指定前需要密码,一个外部用户可以再一秒钟进行150W次访问,具体操作密码修改设置redis.conf里面的requirepass属性给予密码,当然我这里给的是primos
之后如果想操作可以采用登陆的时候就授权使用:
sudo /opt/java/redis/bin/redis-cli -a primos
或者是进入以后auth primos然后就可以随意操作了

2、主从复制
做这个操作的时候我准备了两个虚拟机,ip分别是192.168.15.128和192.168.15.133
通过主从复制可以允许多个slave server拥有和master server相同的数据库副本
具体配置是在slave上面配置slave
slaveof 192.168.15.128 6379
masterauth primos
如果没有主从同步那么就检查一下是不是防火墙的问题,我用的是ufw,设置一下sudo ufw allow 6379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可以通过info查看具体的情况

3、事务处理
redis对事务的支持还比较简单,redis只能保证一个client发起的事务中的命令可以连续执行,而中间不会插入其他client的命令。当一个client在一个连接中发出multi命令时,这个连接会进入一个事务的上下文,连接后续命令不会立即执行,而是先放到一个队列中,当执行exec命令时,redis会顺序的执行队列中的所有命令。
比如我下面的一个例子
set age 100
multi
set age 10
set age 20
exec
get age –这个内容就应该是20
multi
set age 20
set age 10
exec
get age –这个时候的内容就成了10,充分体现了一下按照队列顺序执行的方式
discard 取消所有事务,也就是事务回滚
不过在redis事务执行有个别错误的时候,事务不会回滚,会把不错误的内容执行,错误的内容直接放弃,目前最新的是2.6.7也有这个问题的
乐观锁
watch key如果没watch的key有改动那么outdate的事务是不能执行的

4、持久化机制
redis是一个支持持久化的内存数据库
snapshotting快照方式,默认的存储方式,默认写入dump.rdb的二进制文件中,可以配置redis在n秒内如果超过m个key被修改过就自动做快照
append-only file aof方式,使用aof时候redis会将每一次的函 数都追加到文件中,当redis重启时会重新执行文件中的保存的写命
令在内存中。
5、发布订阅消息 sbusribe publish操作,其实就类似linux下面的消息发布
6、虚拟内存的使用
可以配置vm功能,保存路径,最大内存上线,页面多少,页面大小,最大工作线程
临时修改ip地址ifconfig eth0 192.168.15.129

redis-cli参数
Usage: redis-cli [OPTIONS] [cmd [arg [arg …]]]
-h Server hostname (default: 127.0.0.1)
-p Server port (default: 6379)
-s Server socket (overrides hostname and port)
-a Password to use when connecting to the server
-r Execute specified command N times
-i When -r is used, waits seconds per command.
It is possible to specify sub-second times like -i 0.1
-n Database number
-x Read last argument from STDIN
-d Multi-bulk delimiter in for raw formatting (default: \n)
-c Enable cluster mode (follow -ASK and -MOVED redirections)
–raw Use raw formatting for replies (default when STDOUT is not a tty)
–latency Enter a special mode continuously sampling latency
–slave Simulate a slave showing commands received from the master
–pipe Transfer raw Redis protocol from stdin to server
–bigkeys Sample Redis keys looking for big keys
–eval Send an EVAL command using the Lua script at
–help Output this help and exit
–version Output version and exit

Examples:
cat /etc/passwd | redis-cli -x set mypasswd
redis-cli get mypasswd
redis-cli -r 100 lpush mylist x
redis-cli -r 100 -i 1 info | grep used_memory_human:
redis-cli –eval myscript.lua key1 key2 , arg1 arg2 arg3
(Note: when using –eval the comma separates KEYS[] from ARGV[] items)

常用命令:
1) 查看keys个数
keys * // 查看所有keys
keys prefix_* // 查看前缀为”prefix_”的所有keys

2) 清空数据库
flushdb // 清除当前数据库的所有keys
flushall // 清除所有数据库的所有keys

动态修改php的配置项

我们一般修改php的配置项都是在php.ini中修改。在php,ini中的修改会影响到所有使用php的程序。假如我想让修改只在某个域名下生效,该如何做呢?

使用ini_set()
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使用ini_set()方法在脚本中修改。但是这个只能修改作用域为PHP_INI_USER和PHP_INI_ALL的配置项。具体配置项作用域说明请查看 PHP配置指令作用域说明

使用php_value
如果我访问wanke.etao.com下的url时,程序每次执行都自动加载一个header.php文件。但是,如果是通过shell脚本方式执行,就不要加载这个文件了。要实现这个需求,我们需要用到 auto_prepend_file 这个配置想。这个配置想的作用域是 PHP_INI_PERDIR 。 也就是说不能通过ini_set()方法设置。那我们可以通过php_value进行设置。

如果是apache+php的组合,我们可以在apache的配置文件中加入如下指令即可。

Php_value auto_prepend_file /home/www/wanke.etao.com/header.php

如果是nginx+php组合,可以加入如下指令

fastcgi_param PHP_VALUE “auto_prepend_file=/home/www/wanke.etao.com/header.php”;

注意,nginx中多次使用 PHP_VALUE时,最后的一个会覆盖之前的。如果想设置多个配置项,需要写在一起,然后用换行分割。如:

fastcgi_param PHP_VALUE “auto_prepend_file=/home/www/wanke.etao.com/header.php \n auto_append_file=/home/www/wanke.etao.com/external/footer.php”;

php官方对配置项设置的一些文档

php核心配置项说明
怎样修改配置设定
.user.ini 文件

Linux主机安全检查

查看版本,某些版本可能会包含特定的漏洞。
/etc/debian_version.
/etc/redhat-release
/etc/fedora-release
lsb_release -a #ubuntu
查看内核版本:
uname -a
查看开机时间,开机时间意味着有多长时间没有升级内核了。
uptime #check last kernel upgrade
查看时区:
cat /etc/timezone
时间服务
ps aux|grep ntp
时间服务log
ntpq -p -n
查看安装的软件包,也许会找到有漏洞的版本:
dpkg -l

查找有setuid的可执行文件:
find / -perm -u+s 2>/dev/null
登录日志记录:
/etc/rsyslog.conf

查看网络接口:
ip addr
查看dns是否被更改:
cat /etc/resolv.conf
查看hosts文件:
cat /etc/hosts

todo:导出shell
检查敏感文件的权限:
/etc/shadow
/etc/shadow.backup
/etc/mysql/my.cnf
备份的文件

检查有root权限的应用:
find / -perm -4000 -ls

检查用户:
cat /etc/passwd
检查用户的uid和guid是否是0:0,如果是0:0意味着他们登录后是root
确认无需登录用户bash是/bin/false或/bin/nologin

检查shadowfile
cat /etc/shadow
密码hash以$和$1$开头的分别是DES和MD5 hash,应当修改。
题外话:
在检查shadow文件的时候有这么一行

1
root:$6$BPoThzPl$2FDtPs0iYJfIBWVG1Z1BxuzSD7ZYTN.wdjkqyo7R0NlqgRiY9s0qsyQT1PhN.qfLYwYZglpzK72e4sU5Khr1B.:15664:0:99999:7:::

这个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是root:toor

检查chown和chmod的权限,普通用户应该不能访问这两个命令。

检查sudo配置文件
egrep -v ‘^#|^$’ /etc/sudoers

查看打开的端口和对应的进程
# lsof -i TCP -n -P
# lsof -i UDP -n -P

关闭ssh的root远程访问权限
echo ‘PermitRootLogig off’ >> /etc/ssh/sshd_config
强制ssh使用新版本加密:
echo ‘protocol 2′ >> /etc/ssh/sshd_config

如果无需远程访问mysql的话,将mysql端口绑定到127.0.0.1上:
cat /etc/mysql/my.cnf
[mysqld]
bind-address = 127.0.0.1

mysql登录:

1
mysql -u root #会有主机没密码么

mysql查看版本:

1
select @@version;

mysql查看用户和密码:

1
select Host, User, Password from mysql.user;

mysql查看密码hash:

1
select password(‘admin’)

mysql查看写文件权限:

1
SELECT user,file_priv FROM mysql.user WHERE FILE_PRIV=’Y’;

 

检查apache运行的用户:
ps aux|grep apache
在apache的配置文件里也能找到

1
2
3
4
5
#cat /etc/apache2/envvars
export APACHE_RUN_USER=www-data
export APACHE_RUN_GROUP=www-data

确认网站目录下的文件权限:

1
2
3
4
5
#ls -lR /var/www/
/var/www/wordpress/:
total 125
-rwxrwxrwx 1 www-data www-data 395 Jul 11 07:02 index.php
-rwxrwxrwx 1 www-data www-data 19929 Jul 11 07:02 license.txt

这个例子中的文件权限应该被改为 -rwx-r–r–

关闭apache在http头中输出版本,这是Debian的设置位置

1
#echo “ServerTokens   Prod;\nServerSignature  Off” >> /etc/apache2/conf.d/security

关闭文件目录遍历
cat /etc/apache2/sitesenable/000-default

1
2
3
4
5
6
Options Indexes FollowSymLinks MultiView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allow,deny
deny from all

Php设置
display_errors Off
reviewerror_reporting E_ALL
log_errors On;
safe_mode On;
禁用函数 eval, exec, passthru, shell_exec, system, proc_open,
popen。
allow_url_ Off.

Mac下删除“打开方式”里面重复的软件列表方法

在Mac系统中,如果一个程序进行了版本更新,那么就会在打开方式中留下两个相同的打开方式。虽然一两次还能忍受,但是时间长了会让列表变得过于庞大。

20090811-ejw6qi74x5r4xmgdfrrtreiafa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把出问题的程序拖到垃圾桶再放回来解决,但是程序一多就不是一个办法了。其实,只要打开terminal(终端),复制粘贴(完整的一行,是一条命令),执行后即可重建列表。

/System/Library/Frameworks/CoreServices.framework/Versions/A/Frameworks/LaunchServices.framework/Versions/A/Support/lsregister -kill -r -domain local -domain system-domainuser